期刊简介

期刊简介 期刊简介

ISSN 2097-650X(网络)

ISSN 0253-4339(印刷)

CN 11-2182/TB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制冷学会

出版单位:《制冷学报》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67号银都大厦10

邮编:100142

联系电话:010-68711412

电子邮件:editor@car.org.cn

快捷入口

  • 作者投稿 作者投稿
  • 专家审稿 专家审稿
  • 编辑办公 编辑办公
  • 期刊订阅 期刊订阅
  • 当期目次
  • 优先出版
  • 过刊浏览
更多
Volume 46 期 2,2025 2025年46卷第2期

    朱剑杰, 庄园, 欧阳洪生, 卢永杰, 严昱昊, 吴曦蕾, 叶恭然, 张灿灿, 吴玉庭, 韩晓红

    2025, 46(2): 1-16. DOI: 10.12465/j.issn.0253-4339.2025.02.001
    摘要:电池热管理系统是纯电动汽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液体浸没技术在电子设备领域的成功应用,该技术在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动力电池浸没液冷技术是将电池直接浸没于绝缘流体中,通过对流换热或相变传热来带走电池的热量。从动力电池热管理角度出发,分析了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以及采用不同电池热管理系统的优势和存在的局限性,重点阐述了采用浸没式电池热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详细综述了液体浸没式电池热管理系统目前主要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及相关研究进展,包括冷却液的选择、模组设计、寿命和安全性研究等方面。最后概述了部分厂商进行探索或示范性工作所开发的动力电池浸没液冷产品。  
    关键词:动力电池;电池热管理;浸没液冷;冷却液;模组设计   
    147
    |
    3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979929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15

    周雄, 张莉

    2025, 46(2): 17-27. DOI: 10.12465/j.issn.0253-4339.2025.02.017
    摘要:随着微电子器件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越来越倾向于小型轻量化、高集成度、高热流密度的方向发展。多孔结构因其能有效拓展传热面积、增加汽化核心和调控壁面润湿性而强化沸腾传热,广泛应用于散热领域。基于多孔结构的微通道散热技术是提高散热器性能十分有效且极具发展前景的方法。微通道表面多孔结构、微通道内填充多孔材料和微通道骨架为多孔结构是近年来3种常见的多孔结构和微通道相结合增强沸腾传热的结构形式,多孔结构主要包括多孔涂层、微腔、金属泡沫、多孔翅片和多孔肋等。主要对近年来基于多孔结构的微通道散热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比分析了上述3种强化传热结构的优缺点,阐述了微通道散热器在传热性能和压降的平衡设计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优化设计方法。  
    关键词:微通道散热器;多孔结构;传热强化;压降;优化设计   
    48
    |
    2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979929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15

    杨梦莹, 丁静雯, 谢宏生, 宋昱龙, 曹锋, 戴向阳

    2025, 46(2): 28-37. DOI: 10.12465/j.issn.0253-4339.2025.02.028
    摘要:为了提升新能源车辆跨临界CO2热泵空调系统的性能,针对回热器、膨胀机、涡流管、喷射器和多蒸发温度补气5种技术方法,采用一维理论计算,在新能源车辆运行工况下得到各系统性能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性能提升方法的系统均需考虑排气压力的优化,制冷模式下系统COP均得到一定程度提升。膨胀机在综合工况下具有最佳效果,喷射器在设计工况下表现良好,回热器在制冷模式下效果明显,涡流管和多蒸发温度补气全工况适应性较好。结果可为各个性能提升方法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一定参考,促进跨临界CO2热泵空调系统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能源车辆;跨临界CO2;热泵空调系统;性能提升方法   
    63
    |
    2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979928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15

    查富海, 王源, 李先庭, 国德防, 顾超

    2025, 46(2): 38-46. DOI: 10.12465/j.issn.0253-4339.2025.02.038
    摘要:我国北方较多公共建筑分别采用直膨式空调供冷和市政热水供暖,需要2套室内末端。提出了一种利用市政热水直接供暖的水氟互联空调系统,其室内机为三介质换热器,可以利用市政热水或直膨的方式加热室内空气,实现直膨式空调和集中热网供暖的灵活切换;以北京某办公建筑为例,按夏季空调工况进行机组选型,建立了系统的性能模拟模型,并分析其在供暖季及过渡季的供暖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供暖季采用市政热水供暖时所需的用户侧水温低于54 ℃;在过渡季采用直膨式供暖时其机组容量高于过渡季尖峰负荷,且在49%的运行时间内能效超过3.5。提出的水氟互联空调系统采用一套末端保障夏季空调和冬季供暖需求,并在市政热水停暖后可用直膨方式供暖,简化了现有系统形式,提高了供暖舒适性。  
    关键词:水氟互联机;三介质换热器;空调系统;市政热网;供暖   
    36
    |
    3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979929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15

    姜美玲, 曾涛, 林树森, 邓立生, 李军, 黄宏宇, 罗向龙

    2025, 46(2): 47-58. DOI: 10.12465/j.issn.0253-4339.2025.02.047
    摘要:为进一步减少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电能消耗,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利用TRNSYS 18建立了一套太阳能转轮除湿-吸附式制冷系统(SDCS-A)。从系统性能系数(COPsys)、太阳分数(Fs)和一次能源消耗量(Ep)等方面分析了广州气候条件下不同集热器面积和水箱体积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与太阳能转轮除湿-压缩式制冷系统(SDCS-C)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SDCS-A系统,改变集热器面积对Fs和Ep的影响更显著,不同面积之间的Fs平均增幅为12.18%,而改变水箱体积对COPsys影响更大,不同水箱体积之间最大差值为0.1。与SDCS-C相比,在整个制冷季中,SDCS-A的月平均COPsys和月平均Fs分别提高6.51%和21.05%,月平均Ep降低21.45%。同时,研究了SDCS-A系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运行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北京、上海和拉萨3个地区,广州气候条件下具有更稳定和更高的月COPsys。  
    关键词:太阳能;除湿转轮;吸附式制冷;性能分析;TRNSYS   
    23
    |
    1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979929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15

    江天舒, 陈志超, 刘少帅, 卢李昊, 蒋珍华, 吴亦农

    2025, 46(2): 59-66. DOI: 10.12465/j.issn.0253-4339.2025.02.059
    摘要:氦节流制冷技术是空间液氦温区的主流制冷技术之一,制冷机耦合大热容负载的快速降温研究对大热容载荷的高效工作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为了明晰不同快速降温方案下氦节流制冷机的降温特性,基于GM预冷氦节流制冷机开展了不同热容负载下,无附加措施降温方案、室温阀旁通方案及热开关方案的降温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无热容负载下降温时间分别为39.8、20.5、19 h;基于热力学和传热学理论,定量分析了无热容负载降温过程中辐射项、对流项、导热项及节流源项的变化规律,阐明了不同方案下氦节流制冷机降温时间差异的原因。耦合0.136 kg铜的模拟负载时,采用室温阀旁通和热开关降温方案,降温时间分别为25.5 h和20 h。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小热容负载降温,热开关与室温阀旁通方案的降温效果基本一致;对于大热容负载降温,热开关降温具有显著优势。  
    关键词:氦节流制冷机;快速降温;大热容负载;热开关;旁通   
    26
    |
    3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979943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15
查看更多

  • 虚拟专刊
  • 精选专栏
  • 视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