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虚拟专辑> 专刊: 低温技术
低温技术
低温技术

低温技术是指利用制冷手段使物体温度降低到远低于环境温度的技术,通常涉及的温度范围从接近绝对零度(-273.15 ℃)到约-150 ℃的温区。低温技术在前沿科学研究、航空航天、超导量子技术、清洁能源、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作用,是推动现代科技进步的关键支撑。在前沿科学研究中,低温环境为凝集态物理、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提供关键的实验条件;在医疗领域,核磁共振MRI、低温保存技术为疾病的诊断、器官保存提供了重要保障;在能源领域,氢和天然气的液化、储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路线。


各国在低温技术领域制定了多项研发计划,以推动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美国的“国家量子倡议计划”(National Quantum Initiative)将低温技术作为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的核心支撑;欧盟的“地平线欧洲计划”(Horizon Europe)将低温技术列为清洁能源和先进材料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未来社会创成计划”(Moonsho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也将低温技术作为实现超导和量子技术突破的关键方向;中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中,低温技术被列为能源、信息、医疗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低温技术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石,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然而,传统的低温技术仍面临能耗高、可靠性低、成本高、技术复杂等挑战,需要进一步突破。未来,研发人员应继续开拓创新,重点探索新型制冷原理、新型低温材料以及实现低温制冷循环的关键技术等方向,并紧密地与信息技术、能源技术、空间技术、生命科学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相结合,推动低温技术向更高效、更环保、更可靠、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为人类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罗二仓

    0